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  农商要闻

后疫情时代农商银行如何扛好乡村振兴之鼎

时间:2020-04-24 09:48:44 来源:中国农商行网 作者:黄琛

  疫后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释放的巨大需求,必将成为金融投资新的热点和增长点。农信社系统总资产居业内首位,提供了近70%的农户贷款和农林牧渔贷款,是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无可替代的主力军,应继续深化本源,建立点线面结合、多元资本有机融合的发展体系。

  以鼎足之势下好民生“五子棋”

  2020年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的重要“时间窗口”。3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研究制定了《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将考核结果作为相关政策工具应用、银行间市场业务准入管理、监管评级、现场检查、新增业务品种、债劵市场金融创新试点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和未来金融机构各项资质和惩罚高度挂钩。对农商银行来讲,是利好,也是强项,要持续不断下好“五子棋”。

  首先,要持续不断做好“粮袋子”金融服务。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粮食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在任何时候都是影响其国家安全的至关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多次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为此,突出“粮安工程”金融供给,也是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一是要紧扣区域发展规划,支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金融服务力度,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二是要多开发“农”字号金融服务产品,积极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大田托管等农业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带动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致富。三是做好粮食产业链金融服务,支持农资经销商、超市、粮油店、粮食收储商等网点建设改造,建立统一标准化的生活农资超市,更好的服务农民、农场主、涉农企业等,进而形成农村大网络,打造农商大平台,推动农业现代化、农商现代化、农村城镇化。

  第二,要持续不断做好“菜蓝子”金融服务。在金融服务布局上,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走“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加、销”一条龙格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疫后农村支持上,加大对种植、养殖,以及蔬菜收储、运输、供应等环节的收购点、经纪人、运输户、批零商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在普惠金融推进上,支持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扎实推进贫困地区光伏扶贫、旅游扶贫、整村推进扶贫等工作。

  第三,要持续不断做好“药瓶子”金融服务。一是充分利用抗疫期间的系列信贷产品,加强金融覆盖面的链接和扩容,深度融入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帮助乡村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满足农村基础教育、人居环境和医疗卫生服务领域金融需求。二是要进一步深化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代理业务金融覆盖面,促进医保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农村养老机构的融合,支持各类实体创新多元化照料模式,服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第四,要持续不断做好“气坛子”金融服务。宜居、环保、节能、绿色、安全,是乡村振兴的主题,也是农商银行延伸金融服务领域的重大课题。如“全县电气化”“镇镇电气化”“村村电气化”及“煤改气”、智慧用能等领域,从基础工程建设端到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客户链条长,派生产业多,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最直接、最现实的服务路径。特别是乡村振兴与泛在电力物联网所派生的系列金融需求,于农商银行来讲,无论是信贷服务,还是金融网络连接,都需要农商银行进行系统规划,多维切入,构建战略支点,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实现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赢。

  第五,要持续不断做好“钱袋子”金融服务。由于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农村地区对子女教育、医疗等金融需求旺盛,在需求额度上,各类涉农主体资金需求量明显增加,5万元以内的传统小额农户贷款已逐渐被农商银行技术微贷取代。从疫情期间各类涉农主体信贷风险的对比来看,技术性、储备性、专业性的线上微贷冲击最小。为此,农商银行还需顺应村民行为轨迹,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帮助农民树立“理财”意识和现金储备意识,把金融服务融入到生产、消费、社交等各个场景,通过多入口、泛金融服务构建合作“强连接”。

  以铸鼎之怀弹好民安“六和弦”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障碍是成本效率低、农户还款能力不稳定,且农户对利率的承受能力有限,资本回报率相对偏低,不良率相对偏高。仅仅依靠财政补贴激励,不仅政府面临逐步增大的财政支出压力,同时也存在多种道德风险,缺乏长期可持续性。

  加强与监管资源的融合推进。近年来,金融机构围绕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纷纷出台了富有含金量的政策举措。农商银行如何聚焦金融资本,突破“小牛拉大车”的局面,需要把握好点和面、近和远、横和直等多方面关系,实现良性互动、共赢发展。为此,要进一步加强与监管资源的融合推进,借势省联社改革机遇,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依托省联社提升整体优势,完善基层法人治理,促进专业化服务和规模化发展,奠定市场竞争力优势基础。尤其是发挥省、县两级法人的服务作用,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成本效率,探索有效的专业化监管机制,改善成本结构和风控效果,提升抗风险能力。

  加强与金融资源的融合推进。银行、保险、期货、租赁、担保等业务存在互补性。例如,为农户提供农业保险、人寿健康保险可以降低信贷风险,借助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管理价格波动风险。信息化、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通讯等技术交叉融合,有效改善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成本效率,也为农商银行与其他金融资源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客户共享、优势互补、流程对接、风险对冲,实现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加强与土地资源的融合推进。通过确权颁证,农民最大的改变体现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农村“两权抵押”、“三权抵押”、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城镇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农业现代化等系列项目金融需求空间巨大,农商银行不仅要做好信贷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同时也要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如与农村基层组织联合,加强村银共建,推广整村授信,做好金融网格服务,选派优秀人员到乡村挂职等,从核心和内涵上落实乡村振兴长远战略。

  加强与互助资源的融合推进。如何解决利率、风险、普惠型“三难”问题?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信贷供给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但又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财力,长时期的低利率资金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官方信贷也容易造成“二八”分化,即只专注于20%的客户便可获得整个市场80%的利润,无法保证农村金融服务的普惠型。因此,控风险和将成本是关键,既要在责任银行上提升高度,又在综合效益上提精度。最佳的切入点是加强与管理规范的农村互助组织的融合,如四川仪陇县的“民富中心”模式,既有农村“熟人社会”相互间知根知底的信息优势,又有严格、规范的风险控制机制,其农村扶贫互助社始终走在正规的道路上,为延伸农村普惠金融奠定了基础和条件。

  加强与电商资源的融合推进。当前正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虽然,部分地区农业数据资源利用率低,数据分割严重,但疫后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催生农村电商的活力。从农商银行的角度来看,与电商资源的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优势。首先,大部分农商行有自身的电商平台,容易找到农村电商的服务支点;其次,有大量长期深入基层的客户经理,对本地产品及商户(农户)具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可以为电商平台举荐最优质的产品,并承担质量监管重任,在生产、供应源头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第三,拥有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强大的资金后盾,能够为商家提供最安全、便捷、优惠的支付结算服务,组合创新出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第四,加强与农村电商的互联、互补,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更好地服务“三农”、小微企业。

  加强与文旅资源的融合推进。虽然疫情对旅游产业链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从疫后发展趋势来看,乡村旅游将成为我国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亮点。,这主要是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城镇化进程加快的结果。一是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提升村民的市场观念,促进土地的合理开发和经营多元化,提高用地效益。二是有利于促进发展“三生”农业,即生产、生活、生态,促进生产企业化、生活现代化和生态自然化。三是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

  以扛鼎之力练好民强“八段锦”

  乡村振兴统领“三农”问题。但无论是金融需求、抵押担保,还是农村居民对金融新产品的熟悉程度,“三农”金融的复杂程度都远远高于一般的城市金融,需要创设更强的载体,更活的机制。

  完善信息技术,适应“三农”金融需求。农业生产周期冗长,产品复杂多样,各种产品价格变动趋势、营销模式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有些产品可能会存储起来进行反季节销售,生产者会主动制造库存,这与工业品追求资金周转率与产销率截然不同。有些农产品,可能需要三至五年周期的前期生产时间,对金融的需求呈现出不规则变化的情形。因此,农商银行应特别是要重视各类数据信息积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积极开发符合农村经济特点和农民消费习惯的金融产品。例如,针对存储产品用于反季节销售的,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等开发出基于仓单动态质押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等。

  完善服务路径,适应“三农”发展环境。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市场基础也相应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是随着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互助社的发展,农村生产集约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在农村金融需求大幅提升的背景下,需要农商银行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农业科技的发展,高效农业的理念日益普及,农业转型提速,需要农商银行与农村科技部门合作,引入更为专业的项目评估系统;三是随着各类金融供给主体的进入,农村金融领域的竞争加剧,需要农商银行在利率定价、产品创新、服务改进、风险控制等方面进一步适应普惠金融发展趋势。

  完善专业体系,适应“三农”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其关键和重点是产业振兴。需要农商银行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服务体制,通过专家辅助团队,在产业项目及产业链配套客户群资金授信、资金用途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层层把关,不仅要在信贷决策方面可以提供重要的意见,同时也要对农户生产、销售等方面提供帮助,从源头上控制农户生产经营风险。

  完善正向激励,适应“三农”战略规划。一是多争取政府对农商银行激励。对农商银行在“三农”服务中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财政贴息、税收管理及不良贷款化解上的财务损失,多出台实质性的正向激励措施,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完善,避免被动选择高风险客户。二是做好农商银行对农户的激励。围绕诚信建设,促进农户遵守信贷合约,量力而行申请贷款,对守约农户给予逐步递增的降息奖励。三是做好对支农网点和信贷员的激励。适度提升“三农”贷款内部计价标准,严格与业务量和不良率挂钩;同时,为表现良好的信贷员提供良好发展空间,包括在系统内提拔和微基层党政单位输送人才。

  完善服务链条,适应“三农”多元需求。进一步优化融资担保和联合增信体系,搭建多元化融资服务平台,适应规模化农业种养项目、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产业、农村小微企业发展融资需求。创新和引入“投、贷、租、债、期、险、担保”相结合的投资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满足传统存贷款以外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完善扶贫成效,适应“三农”内生要求。延伸金融服务领域,加强与农业职业培训机构的战略联盟,为农民工培训和职业教育提供技能、技术、资金、信息、岗位、帮扶等“一条龙”服务。加强农商银行跨省交流,推进重点项目实验示范区经验成果,支持贫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推广光伏扶贫、旅游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重点项目的成功经验和信贷服务体系。

  完善支农机制,适应“三农”周期特点。从长期看,银行与农户同舟共济,共同发展,才能实现战略双赢,更有助于自身长远发展。但现实中顺周期风控管理机制需要改进,如农业生产经营的周期性特点比较普遍,农业收成欠丰相隔,加上自然灾害、疫情影响,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在农产品行情偏热阶段发放贷款,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投资成本较高,而大量投资生产的结果是农产品价格下降,因而预期收益偏低。另一方面,农民受灾之后,如果能继续投入生产,可以逐步恢复贷款偿还能力,但如果停止支持农民,则不但农民陷入困境,银行贷款也难以收回。因此,只有农民还款能力逐步提高,银行支农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银行与农民以实现共同发展为导向,完善支农机制。

  完善授信管理,适应 “三农”持续发展。当前,涉农贷款不良率偏高已成为风控难点。在一些地区,已影响业务的持续性。不良率偏高,表面上是涉农主体违约行为引起,实际上与银行现行的授信业务模式有关,如果授信额度超过客户原有还款能力,而授信期限又过短,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匹配,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比较普遍。一方面超出实际还款能力发放贷款,另一方面又尝试创新抵押担保措施,其风控机制必然存在很大局限性。完善支农绩效评估机制,目的在于促进金融支农的创新活动贴近实际,包括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以及完善体系组织架构、促进战略协同,等等。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