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商文化 > 企业文化

朴实无华更风流

记临县联社刘小明的先进事迹

时间:2020-11-02 14:34:22 来源: 作者:任宝宝 杨凯强

  “我放贷款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用一家担保人,而我用两家。一家是纸面上反映在信贷资料上的担保人,另一家是当地社会上德高望重的人,两个缺一不可。”

  这是刘小明30年来发放贷款把控风险的法宝,也是刘小明的独家秘笈。

  刘小明,现任临县安业党支部书记,参加农信工作30年,先后任临县雷家碛信用社、歧道信用社主任。参加临县农信社工作30年来,累计放贷3万多笔,3亿多元,收回率100%,无一笔不良。多年来优质的金融服务,扶持了当地许多加工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为繁荣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

黄金百斤不如贤良一诺

  临县大禹乡前阳塔村的刘来平在村里游手好闲,每天喝着小酒,东走西串,但他多年来在平川的姐姐家有养猪经验,由于猪场转型回家闲下来。农活不会干,零工不会打,慢慢形成村里的闲人,村民们尊称为“游匠”。

  刘小明主任在入户了解村情民意时恰好遇到刘来平,闲聊家常时了解到刘来平家境贫寒,但是人品正直,几年来在外地打工回乡后村里人对他疏远了许多。但当聊起养猪产业时,刘来平眼里放光,对养猪这门学问讲的头头是道,刘来平回乡后一直想重操旧业发展养猪产业,可无奈家境贫寒,村里人又不支持最终只是想想罢了。这时候刘小明主任说:“假如我给你发放贷款作为起步资金,你会不会把养殖做大?”

  刘来平当即表示:“只要有刘主任的信贷资金扶持,我一定能做出个样子来,不出两年我就是村里的养猪大户。”

  刘主任在村里面又侧面了解了一下,几位村干部也表示,刘来平很厚道,平时在村里也乐于助人,人品没问题,都愿意为他口头担保。

  随后在刘小明主任的帮助下,歧道信用社的两名客户经理经过调查,给刘来平发放了10万元的“惠农贷”。

  刘来平也特别能吃苦,经过两年的奋斗,现在肉猪存栏600多头,其中有猪崽120多头,是附近几个村子规模最大的养猪场。去年和今年良好的生猪市场行情让刘来平收入100多万元,从“游匠”变成本乡镇最有名的脱贫致富光荣户。

  同是游手好闲的邻村高某,看到刘来平通过贷款发了家,他也向刘小明主任提出借款10万元的申请。

  “你贷款用途是什么?”刘小明主任问道。

  “在太原亲戚工地上揽了个小工程,前期没钱投入,但后期盈利极高。”高某回答。

  “什么亲戚,叫什么名字,具体做什么工程,你的小工程又是如何盈利?”刘小明主任追问道。

  面对刘主任的追问,高某言辞闪烁,只是强调做工程没钱,连亲戚的名字都说不上来。

  刘小明主任此时心里有底了,在村里转悠了一会儿,同村干部了解到高某游手好闲沾染了赌博恶习,亲戚们都不敢和他打交道。

  回到高某家里,刘小明主任说:“要贷款也可以,只要不是赌博,干正经产业我们都支持,但你要在村里找一位公认的有威望的人出面替你口头担保,我再考虑放款的事情。”

  过了一个星期,高某也没有找到一个人肯替他做口头担保,再调查时果然不出所料,高某因欠下赌债才向信用社提出的借款申请。

  黄金百斤不如贤良一诺,这是刘小明主任的放贷经。

割不断的农信“鱼水情”

  临县是国定贫困县,是全省深度贫困县,刘小明主任所在的歧道信用社服务范围内的几个乡镇所在地是偏僻的小山村,自然条件极差,村民脱贫成了不可逾越的大难题,刘小明主任看到眼里,急在心中。虽然对该村的情况了如指掌,但实在无计可施。在一次村情民义走访中,刘小明看到贫困户贾孝义牵着一头小牛,上前询问得知是方山县的亲戚家临时寄养他家的,刘小明又通过走访得知,以前村里几户家家户户养牛,由于近年来村民外出打工也没把养牛当回事。刘小明却眼前一亮,可以发展养牛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

  可如何能把贷款放出去,又能安全收回来,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刘小明陷入了沉思。最后刘小明主任找到村主任贾艳峰说明“脱贫攻坚不仅是信用社助力,更多的是村干部的主导责任,多方发力才能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作为村干部贾艳峰一听表示赞同,当场答应贾孝义所用养牛资金由他担保。之后几天刘小明主任每天跑贾孝义家,调动起养殖信心,并帮他办起来“志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在村干部的带动下吸收了6户贫困户加入生产经营,为合作社注入2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资金。经过两年的经营现在借款已全部还清,合作社存有大小牛70多头,市场股价130万元,贾孝义被临县县委县政府委评为脱贫致富带头人。

念好“三字经” “清降”立新功

  刘小明主任在放贷时,通过多方侧面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借款人人品人性,每笔贷款都要有“贤良”的口头担保才能放款,进一步把控住了贷前风险关,在贷中和贷后环节也因口头和贷款资料里的担保人双头担保,为贷款跟踪调查,清收提供了良好条件。

  不良贷款清收始终是关乎农信社生死存亡的重要事情,去年8月刘小明被调入临县联社不良贷款清非大队,上任以来刘小明用“勤”做事,以“诚”工作,借“威”清收。短短两月累计清收1000余万元,签发催收通知书(含影像资料)1000余人次。从复杂的不良资产环境中寻出了门路,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全员清不良的良好信用环境。

 

  刘小明采取分理与集中方式对全县不良资产进行摸底,梳理归类,按类建立台账。一社一档,一户一档,将每笔贷款责任落实到人,任务明确到人,考核细化到人。利用县电视台、湫河之声广播,临县联社微信公众号平台大力宣传欠债不还的负面后果,集中播报清收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个人。然后起草发文全县员工不良资产认领方案,党员带头垂范,从联社领导到普通员工,从联社机关到基层一线,都对应认领不同金额不良,同工资挂钩,全县上下形成一股清收不良资产的浓厚氛围,两个月来形成了科学的不良资产清收系统。

 

  针对内部职工自贷形成的不良贷款,采取诫勉谈话,限期清收,待岗清收方式撕开了内部员工还款的口子。对外清收则是利用整理好的台账,按照资产和生产经营状况将不良分类,制定详细清收策略。带动各网点党员发挥“走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的钉子精神。刘小明主动放弃节假日,起早贪黑,在全县各网点开展拉网式清收。

  在大禹乡有个绰号为“没绳拿”的张明元,1995年在歧道信用社借款5万元,二十余年来,几任主任和客户经理多次上门清收,都无功而返。

  刘小明借助多年来放贷积累的人缘,利用各种“贤能”关系,联系到张明元在外打工的子女,在他子女的劝说和资助下,刘小明也多次正面向他讲道理施加压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张明元归还了全部贷款。张明元感慨地说:“我活了70多岁,没服过信用社的任何领导,就是你刘小明把我拿下了,真服了。”

 

  刘小明借助政府、司法的力量大力宣传,加压清收,直奔赖债户,从台账中专门寻出一些赖债户定向清收。积极对接法院、公安执法机关,对有钱不还的赖债户依法起诉,利用执法部门对钉子户进行扣划、查封清收。起到了清收一户,影响一片的效果,给一些观望户起到震慑作用。

  李保明,2017年贷款28万元,已逾期,在几次上门清收后,李保明不但没有还款意愿,反而将信用社当成了敌人,几次把清收人员骂了出来。在一次清收中,刘小明了解到借款人李保明有可变现房产,毫不犹豫上报司法部门,当法院人员和他再次上门清收时,李保明主动承诺分期还款,没过两月李保明主动上门归还了全部本息。

  刘小明用他的“笨办法”,坚持一户一策,多头并举,寻找赖债户的软肋,找准突破口,用抽丝剥茧的办法,战斗在清收不良资产的最前面,为临县农商行改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农信社手握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非常金贵的,我们放贷不是权力,更是担当和回馈,不能因为我们的不负责让老百姓寒心。”刘小明对农信社工作是这样看待的。

  正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使得刘小明30年来,累计放贷3万多笔,金额超3亿元,无一笔不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