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商文化 > 信合艺林

我和师父老姜的故事

时间:2020-09-09 11:14:00 来源: 作者: 施 润
       每个银行人都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师父,或是签了“师徒协议”跟着“学艺”的,或是到了新岗位后手把手教你的。这种制度不知源于何时何地,但时至今日,依然对经验和技艺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工作后有过很多师父,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刚做贷款时带我入门的老姜。
       师父姓姜,就暂且叫他老姜,当然,现实中我是绝不敢这么称呼的。老姜和我父亲同龄,是农商行老信贷员。从90年代加入信用社,一路见证了信用社的风风雨雨,偶尔闲聊起来,他总会给我讲起以前的点点滴滴,一来是将他这些年的心得与经验向我分享,二来是便于在蜿蜒曲折的下乡路途中有个消遣,时间长了,一来二去便愈发对这个人好奇,也愈发觉得这个看起来有些瘦弱的男人背后浑身散发着魅力。
 
(一)
       听身边同事讲,老姜是现在我们行年龄最大的信贷员,在我做信贷之前,行里便传着他的佳话。到岗之后,与他接触一番,便也更真实的体会到那些“坊间传言”的真实性。
       那时候我刚度过两年的柜台生涯,对一个新的领域是充满无限期望的,希望到一个新的岗位认真地学点新东西,心里满怀憧憬。再加上之前就对老姜在行里事迹有所耳闻,所以对这个面色和蔼的大叔很是崇拜。上班第一天,我给老姜沏好茶、递上烟,搬了个小板凳恭恭敬敬的坐在他旁边,以为会教我这个贷款应该怎么做,那个系统怎么操作,结果他却从柜子里抱出一大堆资料,不咸不淡的说:“这些客户资料你先看看,后面都是你的客户了!”而这一看,就是三天。我当时一百二十分的不服气,作为一个新晋大学生青年,不教我做事,一直让我看贷款资料是什么个意思?这种话当然只是想想,说出来是万万不可的,不论怎么不服气,尊师重道我还是知道的。老姜是什么人,当然看出来我在想什么,但是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笑了笑。
第四天的时候,老姜下乡看贷款,拍了拍角落里垂头丧气的我,让我跟他走。车上,他很认真对我说:“这些天让你看资料,主要是为了让你心里有个数,做贷款你得真正了解客户,我们这种地方,不比城里,都是农民,没得啥抵押的东西,所以你必须弄清楚这个人,包括经营情况、家庭情况,甚至他的亲戚朋友,从你手里放出去的每一笔钱,你都得负责”。起初我认为这些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到后来,当我真正接手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才发现老姜讲的这些有多深刻。
       去年12月,眼看手中一笔贷款就要逾期了,初出茅庐的我显然慌了,那些天我无数次下乡找客户,但无一例外都吃了“闭门羹”,电话不通,人找不到,就连隔壁的邻居都说不见人影。无奈之下便只好向老姜求助,因为他在当地工作多年的缘故,对当地人际关系和地理情况比较熟悉。了解情况后,他首先让我再三确认当时的资料手续是否完整合规,又亲自核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他让我备好催收通知书,只要一有时间我便跟着他去找客户,乡下,厂里,客户亲戚,一一拜访,但都一无所获,只是听亲戚说这个客户之前做生意出了点问题,在外边借了些钱,债主比较多,后来下乡时听邻居说这些天该客户家半夜偶尔有动静,但一大早又出门了。
       一天早上,我早早来到单位,把车开进平时停车的院子里,意外看见老姜的车也在,走进一看,老姜正在车里睡觉,可能是我凑近的缘故,惊醒了他,他揉了揉眼睛,摇下车窗,给我打了个招呼,又顺手从旁边座位递给我两张纸,我一看,竟然是催收通知书。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老姜这几天每天凌晨四点就到客户家门口守着,一守就是一周,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见到了客户,凭借自己的职业素养,软磨硬泡,成功劝说客户还款。
       后来每每回想起这件事,我都是愧疚的。老姜接近60的年纪,寒冬腊月,连续一周凌晨四点孤身一人替我去催收不良贷款,以至于后面每次面对他,都显得有些不好意思。闲聊时我向他说起过我复杂的心情,但他总是云淡风轻、一笔带过,而更后来,我也终于明白         老姜让我看客户资料,下乡踩点的意义了,也渐渐清楚为什么老姜手里的不良贷款仅仅一万块钱,不良率无限趋近于0的原因了。
       老姜永远都很温和,他对徒弟是润物细无声的那种,而他教我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道理——责任感,便早早烙在我心里。时至今日,我已离开了原来的岗位,但我想,逢年过节还是要与他痛饮一番,时而解惑,时而怀旧。
(二)
老姜对工作的热爱是藏不住
       我和老姜所在双东镇是旌阳区一个偏远丘陵乡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多,信贷需求是巨大的。近年来,在党的三农政策支持下,德阳农商银行通过“双基共建奔康快车”提档升级活动,推进整村评级授信工作,给予广大农户政策、资金、营销等方面大力支持,同时借助挂职金融干部、金融服务联络员等力量,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扶持,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老姜作为老信贷,自然而然就接过了这个接力棒。
       我和老姜在一起工作的日子,下乡便是最常做得事情,用他的话说,”坐在办公室是放不出贷款的”。
       前些年,双东镇东美枣专业种植合作社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的问题,发展遇到“梗阻”,老姜得知这一消息后,多次顶着烈日上门对接,向负责人介绍德阳农商银行正在开展的“双基共建奔康快车”活动,并详细介绍了四川农信“放心贷”产品手续简、放贷快、免担保、利率低等特点。经过最终的调查、评级授信,认为合作社种植的“东美枣”市场对路、前景可观,便向总行申请向合作社发放了100万元免担保低息贷款,解决了合作社最大的难题。依靠100万元授信,东美枣合作社顺利开垦撂荒土地50亩,修建6口蓄水池,硬化了基地道路,完成了基础设施改建,还建起了300平米用于展示种植基地“成果”的会议室。东美枣种植基地从此驶上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短短几年时间,种枣农户达到135户,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余亩,枣果产量达到90万斤,年收入达1800万元。直到到今天,东美枣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见到老姜,还是会不停的向他表示谢意。
       我问过老姜,为啥都快到退休的年纪还这么拼,老姜却说:我只是干了我该干的事而已。每次看着年近六十的他笨拙的敲打着键盘,戴着老花镜”黜”在电脑屏幕上,忙起来中午仅仅一碗泡面就草草对付,都不尽感慨,我如果到这个年纪,还能做到如此热爱吗?老姜这些年,走遍了双东的每一个村组,走进了全镇几乎每个家庭。在双基共建工作开展过程中,老姜共对全镇3400余家庭评级授信,授信金额1.1亿元,共发放贷款4000多万元,有效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老姜还是个优秀的党员干部,从2014年开始,老姜就挂职到双东镇各村组,负责当地的金融扶贫工作,对贫困户进行对口帮扶。这些年,老姜为全镇80多户建档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70余万元,有效带动300余人脱贫致富。闲谈时,老姜总是对我说:“我们手里掌握着信贷资源,在扶贫这件事上,我们一定要尽心尽力,敷衍不得,通过你能改变一个家庭,是一件光荣的事情!”类似的嘱托,是老姜的心路历程,也是我后来工作的准则。
       在银行,我们聊天时经常说“我师父说......”,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最先聊起的,也大多是师承何人。后来,我去了新的地方,每每和别人聊起,我都会将那个太阳下免起裤脚走进田间地里的老姜夸赞一番,不为别的,仅仅是那份执着,那份热爱就够了。
       老姜是万千四川农信老一辈员工的缩影,他们用他们的坚守与热爱,用他们的“匠人”精神,将四川农信的精神向下传承,永不磨灭,一点一点推动后来的我们这一辈,往前走,向前进!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