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
时间:2020-02-24 19:23:27
来源:中国农商行网
作者:舒亚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本土金融”排头兵,鹰潭农商银行高度重视疫情工作,坚决贯彻落实省联社和当地政府决策部署,不断优化完善金融服务,以金融力量多方位助力疫情防控,用高效、坚实的行动助力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截至2月21日,各项贷款余额195.48亿元,较年初增加2.26亿元,今年累计发放贷款24.86亿元。
优化基础金融服务,开通线上服务“直通车”。一是加强线上金融服务引导。推出《非常时期银行业务办理指南》,实行个人定期到期自动转存政策,引导客户优先采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渠道办理金融业务,对因受疫情影响无法现场对接的商户及个人,采取视频、线上对接等远程服务的方式,快速为客户办理贷款等业务,避免客户群众外出办理业务可能引发的交叉感染风险。二是探索线上获客渠道。积极运用该行自主研发微信线上申贷系统,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四扫”数据为基础,运用“大数据”技术,全力解决个人、小微客户资金需求“短、频、快、急”的难题,快速为客户办理贷款等业务,确保金融服务不断档。截至2月21日,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渠道办理业务1.18万笔、金额5.08亿元。三是通过电话、微信了解客户信贷需求。利用村委会、居委会微信群,进行电话联系、微信了解,及时掌握特殊时期客户金融需求,确保金融服务不缺位。截至2月21日,累计通过电话方式服务客户4.83万户,为1.49万户客户金融服务需求进行了预约登记,其中经过初步收集资料及情况了解。
提升信贷服务质效,注入企业发展“强心针”。一是组织分片式对接。成立支持抗击疫情企业对接工作小组,组织客户经理分片,迅速对辖内具备生产支持抗击疫情医疗产品的生产企业、药品销售、配套服务企业以及其上下游客户进行摸底对接,并单列信贷计划2亿元,在信贷规模上予以专项足额保障。二是实行名单制管理。建立辖内园区企业对接服务工作台账,重点列出48家医疗设施及疫情防控企业、315家复工复产企业金融需求“白名单”,对接园区其他企业554家,积极主动提供足额信贷支持。三是开通“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的原则,对涉及抗击疫情贷款,优先受理、优先审批,执行合规审查“一次性作业”,实行“当日上报、当日审结、当日审批”。对需提交贷审会审议的审贷款,启动电子会签,确保快速审批审结。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构画减费让利“普惠图”。一是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利用利好政策导向,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经营暂停、租金和工资支付压力大、现金流极度短缺甚至濒临倒闭的问题,主动给予50~100bp利率优惠,对“白名单”内企业贷款利率优惠至基准利率,全力支持攻抗疫情、复工生产。二是调整信贷政策。对即将到期的贷款实行一户一策,做到“能续尽续”,予以展期或续贷,支持疫情受损小微企业等开展生产经营自救;对经认定为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归还本息的客户,按照“实事求是、依法合规”原则,延缓一个月还息期限和征信上报。截至2月21日,疫情期间共累计办理贷款展期、转借694笔,金额8270万元;延后还息83笔,金额11.51亿元;延缓上报征信430笔。
优化基础金融服务,开通线上服务“直通车”。一是加强线上金融服务引导。推出《非常时期银行业务办理指南》,实行个人定期到期自动转存政策,引导客户优先采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渠道办理金融业务,对因受疫情影响无法现场对接的商户及个人,采取视频、线上对接等远程服务的方式,快速为客户办理贷款等业务,避免客户群众外出办理业务可能引发的交叉感染风险。二是探索线上获客渠道。积极运用该行自主研发微信线上申贷系统,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四扫”数据为基础,运用“大数据”技术,全力解决个人、小微客户资金需求“短、频、快、急”的难题,快速为客户办理贷款等业务,确保金融服务不断档。截至2月21日,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渠道办理业务1.18万笔、金额5.08亿元。三是通过电话、微信了解客户信贷需求。利用村委会、居委会微信群,进行电话联系、微信了解,及时掌握特殊时期客户金融需求,确保金融服务不缺位。截至2月21日,累计通过电话方式服务客户4.83万户,为1.49万户客户金融服务需求进行了预约登记,其中经过初步收集资料及情况了解。
提升信贷服务质效,注入企业发展“强心针”。一是组织分片式对接。成立支持抗击疫情企业对接工作小组,组织客户经理分片,迅速对辖内具备生产支持抗击疫情医疗产品的生产企业、药品销售、配套服务企业以及其上下游客户进行摸底对接,并单列信贷计划2亿元,在信贷规模上予以专项足额保障。二是实行名单制管理。建立辖内园区企业对接服务工作台账,重点列出48家医疗设施及疫情防控企业、315家复工复产企业金融需求“白名单”,对接园区其他企业554家,积极主动提供足额信贷支持。三是开通“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的原则,对涉及抗击疫情贷款,优先受理、优先审批,执行合规审查“一次性作业”,实行“当日上报、当日审结、当日审批”。对需提交贷审会审议的审贷款,启动电子会签,确保快速审批审结。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构画减费让利“普惠图”。一是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利用利好政策导向,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经营暂停、租金和工资支付压力大、现金流极度短缺甚至濒临倒闭的问题,主动给予50~100bp利率优惠,对“白名单”内企业贷款利率优惠至基准利率,全力支持攻抗疫情、复工生产。二是调整信贷政策。对即将到期的贷款实行一户一策,做到“能续尽续”,予以展期或续贷,支持疫情受损小微企业等开展生产经营自救;对经认定为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归还本息的客户,按照“实事求是、依法合规”原则,延缓一个月还息期限和征信上报。截至2月21日,疫情期间共累计办理贷款展期、转借694笔,金额8270万元;延后还息83笔,金额11.51亿元;延缓上报征信430笔。
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