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模式 推进清非攻坚
为实现党建工作与不良清收工作深度融合,浮山农商银行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战略,要求全体党员俯下身子、迈出步子,上门清收,与借款人面对面,讲政策、讲道理、讲法律,将清非攻坚活动真正落实在行动上,为全行干部职工树立榜样。截止目前,全体党员已摸清500余户底子,签订催收计划429份,累计清收317笔,265.95万元不良贷款。
守土尽责,清非要迎信而上
“都知道清收不良难,但这正是检验一个人有没有责任心、有没有工作能力、能不能打胜仗、是不是一名合格党员的最好机会”。
在清收工作中,浮山农商银行第一支部党员吴富社主动认领任务,挑重担子,坚持落实每周两天的“清收风暴”行动。浮山县北韩乡柏家沟村距离县城有2个小时的路程,道路狭窄,全村只有7户人,其中有3户人在浮山农商银行有贷款,因为村子路途远,路又难走,以前的客户经理去一次得消耗多半天的时间,久而久之,这3笔贷款就形成15年的不良。吴富社第一次来到柏家沟清收,贷户以长年无人清收为由,拒不还贷。为了尽早清收回这3笔不良,党员吴富社与包点支行行长王静,二次进村,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该村比较有威望的村干部是张山,他们以宣传扶贫政策为由来到张山家中,当聊起什么人可以享受扶贫政策时,又将不良征信政策搬出来,在说服了张山后,邀请张山一起到不良贷款户家进行清收,在村干部张山的大力帮助下,3户不良贷款共归还了本金8000元,并且约定6月末全部归还,使十五年一分钱都没还过的不良贷款取得了重大突破。
守土有责,清非要敢于担当
“我觉得清非攻坚就像钉钉子一样,一定要定位准,对每一笔不良贷款做到门清儿,然后瞄准位置下手”。浮山农商银行第一支部党员梁森,充分发挥党员敢于担当、敢于碰硬的精神,在清非活动中,拔下有名的“钉子户”。张某在浮山农商银行有2笔不良贷款,金额6万元。长期以来,该户一直是有名的“钉子户”。支行客户经理多次上门催收,张某均态度恶劣,该户列入名副其实的“不动户”。在党员清非活动中,任风险管理中经理的梁森决定撬动这颗“钉子”。他带领一班人员加大催收力度,不给贷户心存侥幸的逃避机会,其中:电话联系一天不下于5次沟通,上门谈心成了家常便饭。梁森本着“不论客户态度多恶劣,清收始终不放弃”的原则,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打动贷户,在最后一次交谈中当场归还1000元,另外还签订了还款协议,保证每月最低归还现金1000元 。
守土负责,清非要持之以恒
“清收不良贷款,要持之以恒,不能让贷户感觉清收工作是突击工作,而是常态工作。”
第一党支部党员明国荣,全身心投入不良贷款清收战役中,做到了不见成效绝不收手。李某在浮山农商银行贷款2万元,因前几年养羊失败,导致贷款逾期。明国荣多次上门,都见不到李某,打电话从来不接,从邻居家中了解到李某儿子在城内经营小生意,明国荣便上门与其儿子交谈,旁敲侧击,从生意人最重要就是“讲信用”、“守诺言”切入,讲到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身在生意场的小李深感认同。经过一番细说点拨,小李明确表态“父亲欠下的债,我替他还”。于是当场制定了详细的还款方案:现金偿还5000元贷款,剩余1.5万元贷款由其按月结息,一年内清偿完毕。就这样,成功盘活了一笔逾期十年之久的贷款。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