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七寸” 直击不良攻坚战
为进一步优化信贷资产质量,为完成农商行改制工作蓄能,霍州联社持续推进“解剖式”精准清收模式,对全辖不良贷款进行全面摸排,找准客户“七寸”,根据不良形成原因、客户偿还能力等因素对不良贷款重新分类,“一户一策”、直击要点、灵活清收。截至目前,收回表内不良贷款1938.74万元。
(一)及时“输血”共度难关
针对短期内经营困难,但具备一定还款能力的客户,霍州联社通过算好“经济账”,为客户注入资金,打通阻节,助其度过难关。客户翟某,2017年6月29日在辛置社借款20万元,用于养猪,受瘟疫影响养猪业损失严重,市场低迷,导致翟某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逾期后客户经理多次上门催收,经过深入实际调查分析,认定借款人具备一定的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且还款意愿强,社主任和客户经理多次考察后决定再向其提供10万元贷款支持,帮助他尽快走出困境,重新经营,在经营过程中实时关注客户经营情况,为客户出谋划策,经营效益逐步好转,最终于2020年2月份归还现金22万元,4月底将剩余本息121584.68元全部归还。
(二)面子“丢尽”侧面攻坚
针对好面子的客户,清收人员一次次上门催收,每造大声势,让左邻右舍的人对他的人品产生质疑,让其面子“丢尽”,侧面攻坚。针对清收进度缓慢现状,辛置社开展全员攻坚战,对辖区内好面子的赖债户逐个上门清收,每周一次,对客户展开心理攻击。活动两个月时间,该网点累计现金收回不良贷款245万元,居全辖之首,累计现金销户清收16户,占比47%。
(三)征信逾期倒逼还款
针对心存侥幸的客户,清收人员以新上线的二代征信系统突破口,宣传征信政策,让客户明白,征信是新时代的“经济身份证”,进入黑名单,必将影响生产生活以及子女上学、就业等,倒逼客户主动还款。借款人张某,在霍州联社借款25万元,逾期后以各种理由百般推脱,拒不归还欠款,今年3月,在一次工程承包招标过程中,因不良记录导致招标失败,客户经理得知后,第一时间上门清收,一次性收回本息28.01万元。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