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农商行加快推进整村授信做实兜底性民生工程
今年以来,山西沁水农商银行把强力推进“整村授信”工作,作为一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集中力量抓实抓好抓出成效。目前,该行新增农户授信9746户、新增商户授信1039户、新增白领客户授信344户,净投放信用贷款4229.2万元,累计投放1.81亿元。从而,加快开启广覆盖、多层次、高效率、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民生工程的新模式。
政策支撑,思想不麻痹。该行深入贯彻落实《沁水县“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信用工程”2020—2022年实施方案》精神,力争到年底完成全县60个行政村“整村授信”全覆盖,培育100 户信用小微企业,普惠型涉农贷款净增1.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净增2亿元,信用贷款累计发放3亿元。一是提升县域诚信文化建设水平。建立“黑白名单”,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在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方面给予倾斜;对不讲信用甚至逃废债务的企业不予信贷支持或终止已有授信。二是完善“阳光办贷”监督服务机制。实行阳光办贷,公开各类信用主体评定条件和标准、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等信息,实行限时办结,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流程,明确各环节办理时限,完善监督机制,健全投诉处理和回访机制,提高“整村授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三是为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他们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要求,强化落实“两禁两限”规定,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同时,按照省联社相关要求,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实行优惠贷款利率,控制和减轻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压实责任,工作不懈怠。一是主动发挥农商银行主体责任,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辖内信用村、信用户、各类专业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县域重点优质企业发展现状,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人员明确,加强与各部门、各乡镇沟通联系,形成了整体联动机制。二是提升“整村授信”工作水平。完善农户、城乡居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村市场主体信息资料,增加信用村(市场、社区、商场)、信用乡镇(街道)创建数量,推进高质量授信。三是提升小微企业信用工程建设水平。全面开展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调查评级授信工作,健全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信用档案,合理授信。对诚实守信、经营良好的小微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降低贷款利率。
强力推进,责任不脱节。一是统筹规划时间与任务,挂图作战,高效推进,严格落实包片责任制,确保每一类信用主体和区域有人负责、有人评定、有人跟进、有人监督,确保“整村授信”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提高信用贷款占比,合理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对信用农户、商户、小微企业及其他自然人客户,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授信额度,合理满足其资金需求。三是创新“互联网+”融资服务模式,研发“幸运快贷”产品,即“农e贷”、“商e贷”、“薪e贷”, 覆盖“三农”、商户和白领阶层,创新小微企业线上服务信贷产品,进一步提升小微客户融资便捷性。四是加大贷款投入,支持全县特色种养业、有机旱作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全方位宣传相关政策、产品、流程等内容,营造全县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的良好氛围。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