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商纵横 > 农商前沿

山西兴县农商银行:精准扶贫显担当

时间:2020-11-09 09:36:06 来源: 作者:孙绍飞 武翠芳

  近年来,兴县农商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市联社关于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扶贫规划,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扎实践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精准施策,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地方金融主力军的责任与担当。

  一、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开展结对帮扶

  多年来,该行党委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坚持“党建融合,重点规划,精准布局,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同时,积极探索党员干部帮扶模式,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形成了党建引领、党群互动的帮扶格局。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每人对结一个贫困户,并由一名副行长挂帅,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建立“群众困难问题台账”,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和解决措施,努力做到扶持对象精准、扶贫措施精准、资金使用精准。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县域种植户出现香菇等农产品滞销情况。该行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时掌握客户扶贫农产品需求,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多种形式帮助种植户销售产品。全行党员干部带头购买农产品,切实缓解贫困户产品滞销压力,彰显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用实际行动鼓励贫困户坚定致富信心,巩固脱贫成果。

  二、创新信贷产品,全力助推产业扶贫

  该行结合地域特色和扶贫工作实际,一方面创新扶贫信贷产品,先后推出“农易贷”“商易贷”“创业贷”“畅行贷”等多款贷款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农村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推出“N+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大数据、信用主体、龙头企业等增信路径,构建新型农业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和安置就业。截至2020年10月末,兴县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8.23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6.34%,有效带动38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山西清泉醋业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产品辐射晋、陕、蒙等8省区100多个县市,具有较强的产业扶贫带动潜力。该行结合国家金融扶贫政策,与政府有关部门联手该企业及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走“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的产业联合扶贫之路。首先,主动争取人民银行的扶贫再贷款资金支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累计为清泉醋业提供信贷资金1885万元,确保了该企业从收购、储存、生产、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资金的满足供应。其次,精选康宁、蔡家崖等4个乡镇周边的183户“四有两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5321”扶贫贷款918万元入股清泉醋业,形成了“政府当‘红娘’、农商行放贷、企业扩大经营规模、贫困户入股享受分红”产业扶贫新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且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年均分红3000元的稳定收入。此外,该行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向辖区农户推广清泉醋业的订单农业,帮助农户与该公司签订回收合同,既保证了清泉醋业的稳固优质原料来源,又实现了贫困户的稳步增收。今年共发展订单农业3000亩,收购高梁250万斤,涉及农户948户,其中贫困户477户,户均收入3420余元。

  三、推进整村授信,金融普惠脱贫攻坚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打通助力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该行紧紧围绕省联社关于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配合乡村振兴规划,全面推进整村授信。一是加大金融普惠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印制金融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墙体标语、宣传单、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媒介,传播金融知识,宣讲扶贫政策,取得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出台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将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市场、行政村纳入网格管理,拓宽服务范围,优化信贷结构,改善区域信用环境。截至9月末,共计授信2600余户,金额7.09亿元。三是完善基础金融服务,把普惠金融真正落到实处。累计建设自助银行网点15个,布放现金快柜、智慧柜员机等自助设备10台,建成37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有效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绝大多数贫困地区老百姓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存取款、结算等金融业务,为助力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精准用活用好扶贫小额贷款。坚持扶贫贷款优先受理的原则,开通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置专门窗口,明确办贷时限,简化办贷流程,提升基层支行审批权限,确保贫困户能贷款、会用款、见效益。同时,进一步细化责任,加强扶贫小额信贷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确保办贷贫困户能够用好贷款并及时还款,促进贷款贫困户与农商行的良性互动。蔡家崖乡石岭则村的李虎军,2017年开始搞生猪养殖,他为人诚信,细心经营,第一年净赚五万,取得较好的效益。今年,他准备扩建养猪场,但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农商行主动入户开展信贷调查,了解到他有养猪技术、又能吃苦、信用度良好时,及时发放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帮助解决扩建猪场的资金困难。李虎军高兴得逢人便夸“兴县农商银行是咱老百姓的银行!”。事实上,像他这样的受益者在当地不计其数。截至9月末,该行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72笔,0.3亿元,带动近512人摆脱贫困,走向致富之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