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商纵横 > 基层风采

寿光农商银行 “三举措”提升审计质效

时间:2020-07-29 19:49:27 来源: 作者: 王立健 袁靖翔
       今年以来,寿光农商银行调整审计思路,通过加强审计体系建设,注重审计信息化运用,促进审计成果转化,更好地助力各项业务健康发展。
       多措并举,提升审计队伍效能
       一是借鉴学习,开拓思路,提升业务素质。根据当前的发展情况,充分学习借鉴其他行社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对近年来新开展业务的审计,寻求防范金融风险的新思路。同时,加强审计人员的学习意识,建立学习周制度,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审计业务技能讨论会,互相学习,努力培养出更多查核问题的能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分析研究的高手,提升审计人员整体业务能力。二是规范审计流程,提升审计的科学性。该行从审计管理、审计制度建设、审计运行等多方面研究规范化、流程化审计管理措施,完善审计规范化管理建设,进一步加大审计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工作力度。截至目前,该行共梳理、规范各类审计业务制度、流程5项,切实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三是推行审计项目负责制,提高自律能力。认真推行审计项目负责人制度,审计项目负责人要对组织的审计项目全面负责,包括审计方案制定、项目实施、质量控制、成果利用等,切实提高审计项目质量。通过审计项目负责制,审计人员做到了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切实保证了检查结果客观、处理处罚公正,提高了审计人员的自律能力。四是实行审计人员工作量化考核,提高审计效能。为强化审计人员责任意识,对审计人员参与检查项目、检查工作量、发现问题数量及采纳的审计建议等实行量化考核,充分体现个人的工作贡献度。同时,定期通报审计人员排名,引导审计人员把自身价值融入到集体荣誉中,并与个人的成长晋升挂钩,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了每项工作、每个项目、每次取证,都能尽心尽力,保质保量的完成。
       与时俱进,注重审计信息化运用
       一是充分运用各类审计信息系统,排查业务风险。利用省联社非现场审计监督系统,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点进行有效识别和预警,筛选出疑点数据,有针对性的进行疑点数据的现场核查。同时,通过预警系统,及时有效的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截至目前,共筛选疑点数据457个,开展现场核查3次。二是探索建立外围系统数据分析模型,提高审计效率。从风险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信贷与不良资产管理系统、业务异常预警系统等外围系统中调取各类业务数据,通过六个分析模型的综合对比分析,直观、快速地发现“可疑数据”,有效选择重点审计领域,全面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截至目前,通过外围数据分析共发现纳入审计范围单位及业务32个,涉及信贷、会计等不同业务条线。
       成果转化,以审计推动业务规范和管理提升
       一是注重问题分析。对通过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找出可能发生风险的节点,并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从而达到有效防范风险的目的。如针对抵押贷款提出的“由专人在贷款发放当日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和房管局查询抵押物状况”,杜绝了向被查封抵押物的贷款人放款的风险,起到良好效果。二是强化后续整改。督促帮助被审计单位纠正问题、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当好各部门的整改“帮手”。截至目前,共实施了抵质押品真实性专项审计、新增保证贷款风险专项审计等10个审计项目,查出问题47个,督促整改41项,整改真实到位,处罚有理有据,为全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三是促进流程规范。通过及时将各类审计发现问题、建议等发布到各业务部室,推动各业务条线结合审计问题对流程不合理的环节进行修订完善,在此基础上,对执行不到位的业务环节,加强管理、培训和检查辅导,有效避免同质同类问题再次发生。截至目前,通过审计成果转化运用,共督促相关业务条线规范各类制度、流程7个,达到了“以审计促管理提升”的效果。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